食品欺诈行为屡见不鲜 消费者苦不堪言
你买的食品真实吗?我这么一问,也许你会感到一头雾水,但我这样说你可能就明白了。你如果花100多块买了瓶有机蜂蜜,却发现是只值几块钱的糖浆和白糖,你看着注明是“纯天然”的果汁买回家却发现掺了水和香精。大闸蟹、五常大米、西湖龙井等特产更是真假难辨,各种食品欺诈行为屡见不鲜,让消费者苦不堪言。
这些我们比较熟悉的假冒伪劣产品问题,国际上比较通用的食品欺诈,都属于食品真实性所讨论的问题。这就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广受关注的热点名词“食品真实性”。
11月1日,国家级“食品真实品质认证”正式推出,国内有关各方力图重塑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并建立消费信任。当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主办,食品真实性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承办了2020食品真实性技术与产业发展国际论坛。
体育赛事竞猜app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,鉴别食品真假需要依赖科学技术手段,同时还需要进行广泛国际合作,建立食品相关真实数据库。“加速建立相关标准才能做到有法可依。”陈君石说。
体育赛事竞猜app当前我国食品流通市场缺乏对产品质量真实性的监管技术手段,民众不时买到质次价高的食品,行业也出现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现象。食品真实性就中国的情况来讲,绝大多数的假冒伪劣、食品欺诈反映的是以次充好、以假冒真的经济利益导向的食品真实性问题。食品的不真实,最重要的危害是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。
中国的食品欺诈行为,目前的查处难度大,监管成本很高。“食品真实性问题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重点、难点,要解决食品真实性问题,监管部门需从源头加强食品认证监管,做好产品溯源工作。”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二级巡视员何小群在会上说。
体育赛事竞猜app“食品真实品质认证”将以核磁共振波谱、同位素质谱、高分辨质谱、生物溯源等前沿科技手段为技术支撑,通过“海量样本数据对照”“主动市场抽检”等手段构建食品大数据,结合区块链技术,为消费者提供公开、透明、便捷、有效的食品数据信息“云空间”,实现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可保障、可溯源、可监督,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、可靠性、同步性,重塑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并建立消费信任。目前,国内外已经开发出了不少食品真实性的鉴别方法,涉及葡萄酒、白酒、蜂蜜、橄榄油等诸多品类。不过因为“打假”的成本很高,以经济利益驱动的高附加值食品领域的真实性问题相当突出。鉴别食品真假需要依赖科学技术手段,实际上这种技术比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更难。不仅对鉴别技术有一定要求,还需要进行广泛国际合作,建立食品相关真实数据库。文/魏世平
相关阅读
-
食品欺诈行为屡见不鲜 消费者苦不堪言
你买的食品真实吗?我这么一问,也许你会感到一头雾水,但我这样说你... -
前三季度 多数省份工业生产强势反弹
前三季度,多数省份工业生产强势反弹——工业经济回升又稳又快今年... -
今年“双11”年轻人消费依然强劲 有度...
有度消费、理性分期成新趋势今年双11年轻人消费依然强劲年轻人作为... -
“命理大师”要价颇高 当心被割韭菜
命理大师要价颇高,甚至还送价值不菲的所谓消灾物品网络算命,当心... -
38家公司发布分拆预案 多数瞄准创业板...
A股分拆上市持续升温 医药电子成主力军38家公司发布分拆预案 多数... -
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.42万亿元 比...
根据央行11月11日发布的数据,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898亿元,同比多...